对于电影《捉妖记2》,《女儿国》,《二代妖精》你有什么见解吗
正好三部电影都看过,从一个观众的角度看,感觉还是挺喜欢的。
从特效上看,感觉技术上还是点赞的。女儿国的水特效简直赞赞赞,捉妖记的动画制作看得出还是有很棒的水准。说点题外话,当小胡巴在跑动的时候,心里很忧伤,动作看着简单,但其实跑这么几步要是放在动画设置中,把角色一步一步对脚步,再调速度,是个非常折磨人心的过程。看到动画如此流畅度,胡巴的表情表现的唯妙唯肖,真心觉得动画电影棒棒的👍。
从剧情上看三部电影皆为玄幻类,题材也以中国元素为主,还是个人挺喜欢的题材。
捉妖记属于合家欢剧情,胡巴萌萌的设计应该还是很受小孩子喜欢的。最后江湖骗子屠四谷也为真情所感动,和大家一起去救胡巴,剧情中的小笑点也频频听到大家的笑声,若非说不足的话则是剧情中有坑没填满,比如血妖攻击了镇子,后面剧情就没有了,其它剧情看起来有点散,似乎也是为了铺垫什么。但做为过年看的电影,这样的剧情老少同看,也不错啊。
女儿国和二代妖精剧情编排也还好,通过强大的特效能把故事展现的更加身临其境,中间的笑点编排的挺有趣,比如沙僧用宝仗将船用成快艇,天书的缺页会跑会跳会捉迷藏等等还是看出了剧情的用心设计。特效有了,笑点有了,如果再剧情增加一些可回味性,感觉会更棒。
谢邀。
但只看过捉妖记2,其他两部没兴趣所以没看,评不了。抱歉~
捉妖记2,冲着萌萌哒胡巴去看的,剧情一般,但是特效不错,画面很美,人物够萌,胡巴的小短腿,笨笨的小酒窝,小屁孩的三文钱,还有最后出场的表妹的桃花眼,过年看这种阖家欢乐的亲子喜剧最合适了。
再说演员,梁朝伟演技真是好,演什么都好,相比之下,白百合和井柏然演技就一般了,总感觉演夫妻演有点尴尬,没入戏。反而李宇春演技居然还不错,可能角色设定讨巧,说起四川话来俏皮可爱,想起上一部看过她的女装扮相是血滴子,我的天,当她头靠在阮经天肩上的时候,我真的是不忍心再看了。但是捉妖记2李宇春的扮相真的好看,服装可以领鸡腿了~
《捉妖记》有人太爱看了,特别是“大孩子”我的男掌柜人,一天到晚一言不发,连吃饭都顾不上,看那胖乎乎萌萌哒小妖们一举一动是那么萌萌哒,在“大男孩”的影响下我也喜欢看这样的电影了,真是近墨者黑!
先来说说《捉妖记2》,典型合家欢,胡巴太可爱了,萌萌哒,很适合全家人带小朋友去看。看梁朝伟和笨笨互怼好有趣,最让人惊艳的是李宇春,难得一见的长发古装造型,终于没那么man了,竟然很好看,还有点娇羞,一口四川话好亲切。胡巴的思念是落寞时吹向空中的蒲公英,亭主的思念是孤独时漫天飘洒的人造雪,朱朱的思念是上当后自欺欺人的正字纸。无论是人是妖,心里都有一片思念沙丘。虽然剧情幼稚、套路很多,但在春节去看,观众也会少了很多吹毛求疵,算是及格吧。
《西游记之女儿国》:远远超过预期,剧情线仍没做足,但特效,剪辑已属国际范儿,整部片最大的硬伤在于逻辑,明明是一个格局很小的故事偏偏要用这么大的场面,连个反派都没有,从头到尾为特效而特效,为搞笑而搞笑,为煽情而煽情,没有《捉妖记2》那么无脑自然,反而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二代妖精》:这部剧虽然也是恶评如潮,但小编反而觉得如果用心看两遍其实还是能看出一些亮点的,这部片满足了直男癌患者对伴侣所有的想象:珍贵、高颜、顺从、专一。这次迪奥斯肖很用心在搞笑,桥段做的巧妙有新意,冷不丁就来个腹黑,对领导变态的描述也极具讽刺意味,最后大营救还不忘致敬一个叫申克的犯人越狱的故事,算是可圈可点了。(Q18)
朱元璋朱棣为什么都不愿意把皇位传给跟他们更像的朱棣跟朱高煦
朱元璋要给后世立规矩,而“嫡长子继承制度”是从西周就开始传承的宗法制度,所以这个必须遵守。
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是朱棣和徐氏所生。朱高煦和朱高燧虽然也是嫡子,但非长子。按照继承次序也是应该被排在第二位的。
所以洪武28年(1395年),被朱元璋按照宗法制度,立为了燕王世子,也就是说以后继承朱棣爵位和遗产的首选人便是朱高炽。
但是朱高炽的确并不太让朱棣满意,形象气质都不行,关键和朱棣八字不合,过于文弱,骑不得马,拉不开弓。
而朱高煦则完全不一样,他长得高壮威猛,在靖难之役战功累累,是项羽、吕布一样的英雄存在,在靖难军队中,有着很高的人望。他更像朱棣,也更受朱棣青睐,更何况在白沟河之战中救过朱棣。所以即便朱高炽已经被确认为太子,朱棣仍然在二子之间举棋不定。
但是朱高炽除了有出身的优势,还有一个巨大优势是朱高煦无法比拟的,他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善于采纳意见,使用人才。
朱棣在位期间,五次北伐。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所以实际国家大政是由朱高炽监国处理的。
这就是优势互补,“永乐盛世”,大明干了那么多大事,竟然没崩盘,朱高炽功不可没。而这一点朱高煦是无论如何都做不来的。
朱高煦性格鲁莽,暴躁。在军中可以说一不二,但是处理复杂的政务,做不来,也不善笼络人心。江山交给他,朱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心的。
虽然对朱高炽不满意,但是毕竟朱瞻基时一个难得的守成之君。所以总体朱棣还是倾向于朱高炽。
但是如果朱高炽走在了自己前面,面临的就是朱瞻基对朱高煦的格局。而这个格局像极了朱允炆对朱棣自己的格局。大明会不会有另外一场“靖难之役”?朱棣自己终于站到了朱元璋的角色上。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朱元璋不是傻子,相反,朱元璋很精通权力的门道。
朱元璋一生戎马打下大好江山,坐上皇帝的宝座,又马上马不停蹄开始清除开国元老,肱骨重臣。
朱元璋很清楚,自己这一手是要背上恶名的,在他的一手操作下,那些军方大佬,朝堂大员,连带他们的家族和党羽,被连根拔起,彻底铲除。
血腥手段之下,必有怨言,这些怨言如果不但积累,终究是会把明朝给压垮的。
所以,朱元璋狠烈,朱元璋的下一任接班人就要宽仁,要去安抚一下那些被打压的群体。
这就叫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
所以,朱元璋一开始最中意自己宽厚仁和的大儿子朱标,而不是朱棣,尽管朱棣各方面都像朱元璋,朱元璋也很可能很喜欢朱棣,但是朱元璋不会让朱棣作为接班人,因为朱棣直接继位的话,并不适合。
注意,無月这里说的是直接继位。
朱元璋把朱棣放在燕京当燕王,目的就是让性格像极了自己的朱棣去对付蒙古人,这一首安排是很正确的。
那么朱棣不选朱高煦的理由,就不用再赘述了。
朱元璋是一个传统的人,他当了皇帝后更是趋于保守,比如皇位传承方面,他选择了立嫡不立贤。周公旦制作了《周礼》,在这里面他规定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其中一条核心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运行一千余年,自然有它存在的意义和好处,朱元璋深知一个国家要稳定,就必须遵循古制。谁是嫡长子,上天注定的,没有人能置疑;贤与不贤则难以服众,谁都会认为自己是贤的那一位。
立嫡长子可以减少兄弟相争,保证国家政权过渡稳定。立贤子为君,则会引发诸子争位,甚至动摇国本。秦始皇当年如果立嫡子长为君,那么大秦不会二世而亡;康熙皇帝要选贤子继位,其结果就是诸子相残,骨肉相杀。朱元璋深知人性,因此他坚定的选择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死了,则传位嫡长孙。朱棣虽然雄才大略,但是传位给他,难保其他兄弟不起兵造反。一旦有了成例,那么明朝的君位继承必然血腥而残酷,难保不出现汉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
朱棣自己是夺权上位的,他深知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给天下百姓造成了多大的损伤。战争是最消耗国本的事情,多来几次靖难之役,明朝必然实力大损。到时内有诸王反叛,外有北元入侵,则大明江山必亡。朱棣自己当了皇帝,才明白为什么父亲朱元璋选择立嫡长子为君,而不立自己为君。换位思考过后,朱棣还是认同了父亲的做法,自己的长子朱高炽仁弱,跟自己的大哥朱标一样。朱高煦武功赫赫,更加像自己。如果立朱高煦为君,那么难保不再出现靖难之役,因此朱棣最终选择了嫡长子朱高炽为君。
谢谢!我国古代皇帝的传位一般多是世袭体制。当皇帝遇有多子女的状况时就要按儿子的长幼排序并经与重臣们商定后才能确立太子的人选,而一般情况下并非任由皇帝可随意决定。当然皇帝选立太子时看其貌相也是必然要考虑的一个方面了。谢谢!